乐普AED入驻中山小榄镇,为校园安全筑起生命防线
发布日期:2025-08-06
在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中,突发心脏疾病的应急响应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化教育设施的重要标准。近日,乐普AED成功入驻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中小学校,并科学部署于的各个关键位置,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山市在校园安全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校园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且活动丰富,再加上学业压力大、长期熬夜上网、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生活等因素,意外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显示,学生猝死案例多发生在体育课上、课间活动中。心脏骤停发生之后,早期急救对于后续恢复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医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7%-10%,而超过 10 分钟未除颤,存活概率几乎趋于零。在现实中,急救车往往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当心脏骤停突发时,唯一的救治手段是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AED急救,为患者挽回生命。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除颤,在急救 “黄金四分钟” 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配置AED的意义不仅在于设备本身,更在于它重构了校园急救体系。当师生们知道校园内有AED可用,他们在实施心肺复苏时会更有信心和底气,形成“敢救、会救、能救”的校园急救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部署并非简单的设备安装,而是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线下培训,提升急救能力为了让师生们真正会用 AED,乐普团队还开展了全面的线下急救知识培训。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演练,让参与者在模拟人体模型上练习心肺复苏的正确手法,以及 AED 的规范操作流程。通过这样的培训,师生们不仅了解了急救知识,更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在面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时,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科学选址,覆盖关键场景乐普专业团队结合人流量、活动热点及应急响应时间等因素,在校园关键点位部署 AED。例如,教学楼每层楼梯口等人流量大、位置醒目的区域,便于师生快速取用;体育馆、操场等体育活动集中区周边也合理设置,因这些区域心脏骤停风险较高,能第一时间响应突发状况。规范安装,确保设备可靠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每一台 AED 设备都安装稳固且能够正常运行。在完成设备固定后,技术人员对每一台 AED 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调试,反复检查各项参数,检验 AED 能否准确识别并进行除颤操作。只有在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后,才完成整个安装流程。设备优势,强化急救保障乐普 AED 设备本身具备诸多优势,为校园急救提供了有力保障:采用双相截断指数波技术,能够在 5 秒内迅速完成心律分析并预充电,最大除颤能量达 360J,适用于成人及儿童,且能自动识别患者情况,一键切换模式,操作简单易懂。配备了 7 英寸彩色大屏和全程语音提示,结合 CPR 节拍导航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可有效指导施救者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接入了智慧物联管理云平台,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自检及故障预警,能够与城市急救系统无缝对接。即使在极端环境下,如高温、潮湿等, 凭借其防尘防水、1.6 米六面防跌落的能力,依然能正常工作,满足校园复杂环境的需求。中山市在公共急救体系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0年,该市就将AED项目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原计划建设30台AED,最终超额完成60台安装,并为3000台公交车配备了应急包。此次乐普 AED 在中山小榄镇的成功部署,不仅为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是中山市将急救安全网络延伸至教育场所的进一步实践,也为其他校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放眼全国,一场校园AED配置浪潮正在兴起《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另外,近几年北京、四川、广东、海南、福建、贵州、上海、浙江等全国多地省市教育部门已将 “配置AED”写入红头文件,部分省份更直接下拨专项资金支持,这种政策导向将极大推动校园急救体系建设。目前,乐普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AED设备,覆盖学校、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公园、医疗机构等场所。这种全方位覆盖显著提升了我国公共场所应对心脏骤停等紧急状况的能力。未来,乐普将继续凭借专业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为更多场所提供涵盖设备供应、安装调试、培训运维的一站式贴心服务,让 AED 这一 “救命神器” 在更多地方发挥作用,守护每一份宝贵的生命。